[蘋果日報] 亂食營養補充劑小心出事 印有「FDA」同「GMP」都未必保安全
2020-03-10
上班族生活忙碌,易飲食不均衡,很多人為了方便會購買營養補充劑服用,更深信有助保持青春及有提升免疫力等神奇功效。藥劑師指出,坊間林林總總的保健產品許多都有誇大功效之嫌,憂市民過度依賴保健產品,隨時忽略運動及均衡飲食,呼籲要認清各種蠱惑宣傳字眼。
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,隨着越來越多人關心身體健康,近年坊間大量保健產品隨之湧現在店舖貨架,其中港人較常服用的包括維他命丸、鈣片和抗氧化類產品。維他命C的確有助預防流感,但若日常飲食均衡,有進食足夠蔬菜水果,理論上不用額外服食維他命C補充劑。
一旦已患上流感,服用大量維他命C也不能加快康復,崔指,過量攝取1,000毫克以上的維他命C、A或D,都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;吸收過多維他命D或由草酸鈣組合而成的鈣片,更可能會因過量積累鈣形成腎石,籲市民在服用相關產品時,不應超過包裝建議份量,「唔好將醫生畀嘅同自己買嘅一齊食」。
不少女士為保持青春外貌,會購買聲稱具有抗氧化功效的產品如葡萄籽、穀胱甘肽(Glutathione)或魚油食用,但崔稱這些產品臨床研究數據不足,是否能真正達到抗氧化功效成疑,「食藥都未必改善到心血管疾病,點會食葡萄籽就得呢?」要血管流通順暢、對抗自由基,最有效依然是透過運動和均衡飲食,以及控制糖份攝取。穀胱甘肽成份常見於美白針劑,但口服藥丸經過胃部消化後,成份能否「入血」抑制黑色素,臨床上缺乏數據支持,他形容廣告商善於捉住市民心理,「知道市民信醫學數據,就喺菲律賓做個幾十人嘅研究,出文獻喺啲唔出名嘅期刊。」他指市民不應一見到「臨床實證」字眼就以為產品一定有效。
在減肥類產品中,近年不少產品以「急救」做噱頭,聲稱在餐前或餐後服用可阻隔澱粉質或油脂吸收,惟崔指產品包裝寫上「完全阻隔多餘澱粉質」,一看便知道是誇大字眼,「一個人分別去食自助餐同公仔麵,產品點計幾多係『多餘』,仲可以完全阻隔呢?」
FDA不保證通過安全風險測試
類似的瘦身產品往往不是完全無效,例如有些產品將大量菜烘乾製成丸狀,當中確實會有不少纖維,有助抗衡現代人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,但同時容易扭曲市民對健康飲食的概念,亦浪費金錢,「變成一種依賴,唔食唔得,300幾蚊食菜就唔得,但食一粒藥丸就OK。」崔呼籲市民購買保健產品前可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,了解產品成份會否與正服用的藥物相沖,以及會否過份誇大功效。
坊間健康產品主要來自歐美或日韓,當中不少會印上「FDA」和「GMP」標誌,增加產品可信度。崔指,產品包裝上有該兩款標誌,只代表產品已在FDA註冊,並生產自良好藥廠,不保證有任何效果或通過安全風險測試。FDA(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)就註冊藥物的功效和安全性非常嚴謹,但對健康食品要求就相對寬鬆,產品毋須通過任何實證去證明有效,亦不用通過安全性測試,簡單註冊後便可獲得一組FDA發出的號碼,方便日後有問題時追溯產品回收,「絕對唔等於FDA認證個產品有效」。
另一個常見標籤是「GMP」,代表產品製造商符合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,同樣不代表產品功效獲得認證。要了解產品是否有足夠科研實證,應留意其試驗人數是否以百人起跳及是否以「雙盲測試」進行,其間嚴謹控制安慰劑組和服藥組的飲食活動等因素,才能公平地檢視產品成效。市民若難以讀懂包裝上的說明或研究細節,應盡可能請教商店內的藥劑師或醫生,以免白白浪費金錢。
[文章及圖片轉載自蘋果日報 10/03/2020]